在多年前,初次到訪新加坡時,對於他們的叻沙(Laksa)大為驚豔,喜歡它的蝦醬搭配椰奶的湯頭,是台灣沒有的口味,於是剛到馬來西亞的時候,朋友帶我去吃亞參叻沙(Asam Laksa),我才知道叻沙還有其他種類,過去我一直以為叻沙就是咖哩口味。
叻沙未必在台灣有名,但是卻是國際媒體票選前十名的十大美食之一,到馬來西亞旅遊的朋友,必定要嚐嚐這個聞名遐邇的美食,只要花馬幣五元。
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不是叻沙,而是檳城咖哩麵,對外國人真的會難以辨認,相信很多台灣人吃過馬來西亞的咖哩麵都會認為跟新加坡的叻沙很像,我也一樣,搞了半天,經過Mr Ooi的解說,我才知道,原來新加坡的叻沙,用比較多的蝦醬去熬湯,所使用的麵是粗米粉,並豪邁地佐上大蝦;而檳城大部分小販中心的咖哩麵,是用椰漿當湯底,配上一匙辣椒醬來調味,配料可以是魷魚、蝦肉、豬血、油豆腐與血蛤…等。
在檳城眾多的咖哩麵攤中,我最喜歡的是Sungai Nibon洗布橋的咖哩麵,愛在它的白色湯頭跟辣椒醬完美結合,適中不油膩,另外,它的麵條是一半蛋麵與一半細米粉,就跟蝦麵所使用的麵條一樣,完美組合,真是美味。連續用了兩個完美,你就知道我有多喜歡了。


我通常要求不要放入血蛤,不喜歡其腥味。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馬來西亞的咖哩麵若不是白色咖哩麵(White Curry),湯頭可能會太過濃稠與重口味,很多馬國人反而喜歡那樣的咖哩麵。
當妹妹第一次到檳城旅遊時,洗布橋的咖哩麵成為她最難忘的美食小吃,再訪檳城時,我便自動帶她去光顧,後來只要我傳給她洗布橋的咖哩麵照片時,就會讓她很遺憾自己不在現場。
當Mr Ooi找我吃晚餐而我又沒什麼胃口的時候,洗布橋的咖哩麵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開車約十分鐘不到就可抵達。檳城的生活,要習慣開車,不像台北,搭個公車或捷運,甚至走路,在檳城,開車是生活的必備。




有時我會加點這裡海鮮小炒的東西,像是台灣99熱炒的感覺



洗布橋的營業時間比較晚,約7:30pm到凌晨。